为什么会发生大爆炸(2)
"好汉"一词,冠诸于山东人身上,并非浪得虚名。除了热情豪爽之外,尊老爱幼,善待朋友,保护妇女,此等诸般美好品质在"握",不是好汉又是什么?所谓"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",正是山东人行侠仗义的精确写照。
历史上最有名的好汉是济南人秦琼,此人身份只是大明府一普通捕头,但行侠仗义,乐于助人,广结江湖朋友,资助落难英雄,号称"赛专诸,似孟尝,神拳太保,双锏大将,拳打山东六府,马踏黄河两岸",一时被江湖中人尊称为"老大" 。从实际情况看,他在武艺上的实力与精湛程度都不在最优秀之例。为什么受到众人的拥戴呢?关键还是人格力量起了作用。
而《水浒传》里的108将,绝大多数亦是山东人氏。而首领宋江,只是县衙里的一个押司,之所以得到众人的拥护而成为众将之首,亦是人格力量在起作用。
古代的好汉们实在数不胜数。而现代,好汉的产量也层出不穷。
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山东好汉当算张自忠将军。这位曾使丧胆的名将,本人称之为"第一男子汉"。这个说法也许可笑,然而可以理解,因为他们怕他。面对当时更多的败绩,张将军用鲜血和智慧,在喜峰口、、台儿庄、十里长山,给予日寇以坚决的痛击,用几次漂亮的"大捷",维持了国家的尊严,坚硬了国人的骨气,挺直了民族的腰板。
作为军人,在国家危难之际,张自忠挺身而出。他曾对部下立下誓言:"今日出战,除共同杀敌报国外,是和大家一同寻死的地方。"作为将军,他又是智慧的,当年的"襄东大捷",张将军采用奇袭手段,一举端掉日军总指挥部,然后指挥部队趁势猛烈,打得日军狂退60里,大获全胜。
长山之役,将军所率部队军重兵包围,激战两日,弹尽粮绝,一代名将,壮烈殉国。随将军东渡作战的二千官兵亦全部壮烈牺牲。凶残暴虐的日军也不得不佩服张自忠将军的忠勇,列队脱帽向他的遗体敬军礼,用上好木盛殓并竖灵牌。当惊闻张自忠殉国,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。
菏泽籍名将赵登禹的事迹亦是可歌可泣。
战争年代,精英报国。和平年代,建设家园,一样是好汉辈出。孔繁森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。
年轻一代,徐本禹的事迹也让人心生感动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.登上泰山,你所能感到那种博大宽广就是山东人的胸怀!
山东人粗犷剽悍,很有些草莽气概.勇于抗争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中有叛逆的因素,所以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有山东人的身影.
山东人胆大,南方人争吵,唇枪舌剑理论半天,都没有动起手来.如果你辱骂山东人,对不起,他马上会瞪眼撸袖子揍你。
有人觉的山东大汉不善辞令,粗犷豪迈有余,圆滑精明不够.其实山东人足智多谋,能言善辩,只是他们不愿意逞口舌之能而已
据说好多东北人的先人也是山东人。
怎么引燃弹壳内的火药?
很简单,玩过摔炮,小砸炮没?底火的原理和摔炮类似,是一种敏感度高的炸药。
小时候我们玩过的摔炮,砸炮,有一种特性,那就是狠狠摔到地上,墙上,就会炸开。我小时候曾经小心翼翼的观察过摔裂没有炸开的小砸炮,发现里面装的是小石子和黄色药粉。
其实底火的原理就类似摔炮的原理,都是受到撞击之后会炸。下面我们就开始解说一下底火的相关知识。
如同各种食物有各自的味道一样,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火炸药家族中,也有一种专门的炸药,我们把它归类为起爆药。而底火药就是属于起爆药中的一种。
枪械的发展,早期是直接使用火绳枪,属于前膛枪,使用大概是这样,先把枪后部的引药装好,然后,枪口朝上墩在地上,把小包纸袋包装的黑火药咬开袋子,把黑火药倒入枪膛,然后把纸袋揉成一个小纸团,塞入枪口,用枪通条把火药捅压结实,然后塞个弹丸,再用通条捅到底。
火绳枪,注意看胳膊上那个白绳子就是火绳
然后把枪端起来,火绳夹在火绳夹子上,如果瞄准之后击发,那么火绳就会打在引药处,把装入的火药引燃,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,把弹丸推送出去。
我就问问你,这样打一枪,麻烦不麻烦?
再往后的燧发枪,也只是利用燧发发火装置,代替了火绳,此时还是前膛枪。限制此时枪械发射速度的瓶颈,就在于前膛枪的装弹太繁琐了,点火装置很笨重,很繁琐。
于是,人们设想,可否寻找到一种容易被撞击引爆的火药,让它来做引药,然后点燃枪膛里的黑火药?
文章来源:《爆破》 网址: http://www.baopoqk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1038.html